二战德军全轮驱动车辆 顶尖技术集于一身 希特勒座车改成移动邮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五个月之前,德军接收新型车辆时,德国最高司令部批准了“巴巴罗萨”计划。德军配备什么样的全轮驱动车辆进攻苏联,就是本文介绍的重点。

  辛斯海姆博物馆珍藏的梅赛德斯-奔驰G4型三轴汽车,采取了特殊的涂装,是当时德国政府和军队高层的座车。

  1933年1月30日,阿道夫·希特勒正式就任德国总理,德国进入纳粹时代开启了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道路。上世纪30年代中期,德国陆军就通过了一个很有前瞻性的军用车辆标准化和统一化方案。该方案旨在研制几个全轮驱动的军用车辆系列,这些军用车辆可以同时由几家公司生产的通用部件组装而成。

  本文将详细讲述二战期间德国全轮驱动车辆的技术演变,作者叶夫根尼·科赫涅夫(Evgeny Kochnev),本人翻译给大家分享。

  1939年,出现在德国空军摩托车部队训练演习中的霍希901(Horch 901)指挥车。

  1937年,随着第一代“标准轻型车辆(Leichter Einheits-Pkw)”的投产,霍希公司开始同时生产两个全新的军用车辆系列。这中间还包括“中型标准车辆(Mittlere Einheits-Pkw)”和“重型标准车辆(Schwere Einheits-Pkw)”,编号分别为霍希901和霍希108。这两个系列的军用车辆同时由漫游者(Wanderer)、欧宝(Opel)和德国福特汽车公司组装,这些车辆共生产了53000多辆。

  中型标准车辆系列包括所谓的“大型货车”霍希901,配备五座敞篷车身,短车门,可拆卸的风挡玻璃和遮阳蓬,铰接式赛璐珞侧窗和后行李箱。

  如果车体两侧没有配备增加越野能力的巨大18英寸自由旋转车轮(同时也是备胎),这种车辆非常容易被人们误以为是普通的民用车辆。

  霍希901是一款永久性全轮驱动多用途车辆,在焊接底盘上配备了一台80马力的3.5升V8发动机。传动部分包括三款四档变速箱和一个带集成差速器的两级分动箱。独立弹簧悬挂由双叉臂组成,鼓轮制动器配有液压驱动装置。

  Kfz.15指挥车,在霍希901敞篷后座配备了一台功率强大的无线底盘改装的军用车辆中,Kfz.15指挥车是最常见的型号,沿用了木制或钢制敞篷车身,四个平开车门和短小的侧面脚踏板。

  Kfz.17无线电台车,无线电台安装在封闭的钢木结构车身内部,为电台和操作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1941年夏,Kfz.16多用途车辆正行驶在一个白俄罗斯村庄附近,采用霍希901 40型车体。

  1940~1943年,开始生产简化版的霍希901 40型,其特点是车身两侧没有自由旋转车轮,并取消了两侧的脚踏板,车身中间与前后车门保持齐平。这种简化版的霍希901主要成为Kfz.16多用途车辆。

  采用霍希901 40型简化版车辆改装的指挥车,目前保存在德国科技博物馆。

  1940年,欧宝投产的mPL40型被认为是中型标准车辆家族中最实用的型号。

  直到1941年,漫游者才开始生产上述所有的霍希汽车。1943年开始,漫游者与欧宝一起为其配备了68马力的直列六缸发动机。

  二战初期,50辆作为检阅等礼仪活动的霍希901 40型成为高级军官座车。这种车辆配备90马力的3.8升V8发动机,车身内侧、发动机舱和折叠篷布后侧装有防护钢板,前后都配备防弹玻璃,并安装了拖曳拖车和轻型火炮的挂钩。各种各样不同型号的霍希901共生产了30000多辆。

  1940年,霍希108 Typ 1b,配备标准的81马力发动机,只能前轮转向。

  如果说前面介绍的霍希901很难被归为民用车辆,那么具有标志性的大引擎盖,让人联想到陆军战斗和装甲运兵车的重型标准车辆——霍希108绝对可以列为世界领先水平的发明。它与霍希901乘用车保持最大限度的通用化,因此根据标准化规律,它们被归类为乘用车。

  1939年,非洲军团配备的霍希108 Typ 1a,配备一门20mm高射炮,所有车轮都可以转向。

  1935年,采用缩短的霍希801底盘和后置发动机的霍希108问世,并在这种底盘上发展出六种装甲车。两年后,在这种底盘的前置发动机版本基础上,开始批量生产霍希108,主要运送士兵并安装相当强大的武器。配备霍希901的V8发动机,八座金属敞篷车身,车身侧面还有用于提高越野能力的自由旋转车轮。

  1943年,霍希108 Typ 1b牵引车,车体后部配备20mm高射炮,并牵引弹药拖车。

  1937~1940年,霍希108配备了80、81马力发动机,五档变速箱和液压刹车装置。基本型所有车轮都可以转向,简化型只有前轮可以转向。后期90马力霍希108 Typ 40型,后轮不能转向,并取消了侧面备胎。

  1939~1941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德国分公司开始组装福特EG汽车,配备自己生产的78马力V8发动机。后来与霍希108保持规格统一,并随之同步变化。

  1942年,采用霍希108 Typ 40底盘改装的电话线和福特EG被公认为当时最先进、最高效的德国轮式车辆。然而,它们没有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并且不适应苏联的低温和恶劣的路况。并且过于沉重、复杂和昂贵,共生产了10000多辆。

  1939年生产的霍希108 Typ 1a,陈列于德国汽车和技术博物馆,注意特别展示了全轮转向功能。

  几乎所有的霍希901和霍希108都在战斗中损坏或在战后回炉,现在我们正真看到的这些车辆都是精心修复或复刻的。

  1936年,Kfz.69轻型火炮牵引车就是克虏伯L2H43的军用型号。

  上世纪2、30年代,配备两个后驱动桥的三轴车辆,被认为是提高军用车辆越野能力的理想手段之一。上世纪30年代初,德国克虏伯公司的一家军工厂开始研制采用6×4驱动方式的军用车辆。

  1934年,克虏伯开始试生产用于牵引一吨火炮的L2H43牵引车,配备50马力发动机,并获得了非正式的绰号“克虏伯炮兵前线车辆”。这种车辆的外形非常特别,短小的发动机盖倾斜角度很大,侧面有自由旋转的备胎,弧形前挡泥板和较小的散热格栅。

  克虏伯L2H143牵引车拖曳37mm反坦克炮行驶在比利时列日市的街头。

  1937年,最著名的L2H143牵引车开始量产,配备60马力发动机,载重量1150千克,配备四座敞篷车身,并有木制货厢板,能安装20mm高射炮。

  该车最主要的特点是配备了一台克虏伯卧式水平对置四缸发动机,结合四档变速箱和两级分动箱。

  1938年,Kfz.70运输车,克虏伯L2H143变型车,配备加长的货厢。

  另一个特点是安装在底盘框架上的独立后悬挂,带有自锁凸轮差速器的蜗轮也连接到底盘框架上。每个后轮都安装在横向管状连杆上,横向管状连杆安装到围绕横向轴线摆动的纵向平衡器上,位于每对平衡器之间的水平弹簧充分的发挥弹性元件的作用。

  1941年5月1日,克虏伯L2H143卡车出现在里加举行的苏德联合阅兵式上。

  事实证明,这样复杂的驱动系统非常紧凑,并提供了车轮对行驶轨迹上的高度适应性,从而能够放弃复杂的前轮驱动结构。

  随着纳粹党夺取德国政权戴姆勒-奔驰承担了最大、最壮观的梅赛德斯-奔驰G4行政车辆的制造任务,这能够说是代表先进的技术的荣誉。这种车辆将为德国最高领导层提供较为可靠的运输和安全保障。1934年,戴姆勒-奔驰向德国政府赠送了一份精美的礼物——首批六辆梅赛德斯-奔驰G4敞篷检阅车,工厂编号W31。配备100马力直列八缸5.0升发动机,采用双化油器,17英寸越野轮胎。

  1935年,第二代梅赛德斯-奔驰 G4(W131)是最常见的车型,发动机功率115马力。

  随后出现的是配备5.25升发动机的W131,功率提升到115马力。在当时,这种车辆被认为是最具标志性的型号,一直生产到1937年。

  1938年,出现了第三种也是最后一种版本,配备了著名的梅赛德斯-奔驰540K跑车的先进发动机,气缸容积5.4升,功率110马力。超过4米的轴距和以前版本的参数完全相同,配备传统底盘,不同步的四档变速箱、连续驱动桥、半椭圆弹簧悬挂和带真空助力的液压制动器。

  主要特点是五到七座的敞篷车身,车门、发动机舱、行李舱都有防弹装甲。风挡玻璃和侧面车窗都是防弹玻璃。

  赫尔曼·戈林的梅赛德斯-奔驰G4防弹车,重4.4吨,发动机功率110马力。

  车体后部有一个宽大的沙发座椅,中间有两个折叠的扶手椅。并有放置自卫武器的地方,右侧后门内侧的枪套里可以安放一支手枪。所有的梅赛德斯-奔驰G4的最高行驶速度都不超过67千米/小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梅赛德斯-奔驰G4改装成为无线电台车、指挥车、救护车,甚至是移动邮局。

  配备两挺MG34机枪的巡逻型,大多数都用在保护将军在视察战乱地区时的安全,在德军中被戏称为“游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