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我国金融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系统阐述了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和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本质特征和主要内涵,为我们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明确了方向。中国人民银行把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金融系统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喉舌,金融时报社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是党对金融规律认识的新境界。为了逐步加强理解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深刻内涵,12月1日,本报在京举办了“2023年度特聘专家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围绕“如何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邀请专家建言献策。参加会议的专家亦就此展开热烈讨论。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新时期信托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信托等金融子行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指导意义。信托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更需要深刻领会党对于金融工作的主题思想,坚持“八个坚持”,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的“五篇大文章”进行实践探索,在现代化金融机构体系中找准功能定位,发挥行业特有功能优势,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走好信托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是着力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信托行业作为连接着资金端和资产端的桥梁和纽带,应充分的发挥制度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绝不脱实向虚,坚守受托人定位,全方面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多样性的金融需求。

  二是着力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信托行业要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领域,与重点做好“五篇大文章”的要求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五篇大文章”中的绿色金融是信托行业一直以来持续深耕的领域,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发展特色。截至2022年末,信托业当年新增绿色信托项目数量超越250个,新增绿色信托项目规模超过1000亿元,信托业绿色信托存续项目数量约600个,绿色信托资产存续规模超过2000亿元。未来行业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立足服务“双碳”目标,利用信贷、股权投资、债权投资、资产证券化、产业基金、供应链金融、碳金融、慈善信托等多样信托工具,在包括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产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积极探索。

  三是着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信托作为财富管理工具,具有天然的财产隔离和财富规划的法定制度优势,也有着产品设计灵活和资产投向广泛的优势。行业要借助自身优势,发力“五篇大文章”中的普惠金融,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及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利用公益慈善信托等金融工具,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四是着力坚持把风险防控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信托应增强作为金融机构的专业性,不仅要格外的重视公司治理体系建设,提升内控管理上的水准,还要进一步厘清定位和功能,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习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把我们党对于金融工作本质规律和发展道路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是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会议明确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八个坚持”的基本要义,对保险业提出了“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的重要要求。从保险机构的视角看,落实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首先是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在经营理念、产品服务、发展方式等方面推动深层次的变革与重塑,具体来说,有三方面的重点:

  一是强功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尤其是要求完善机构定位,坚守主责主业。每个金融细分行业都应当进一步对标对表会议要求,对照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找准自身在金融体系中的定位,发挥好独有的功能作用。对于保险业而言,就是要更好地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目前我国保险业虽然已跃居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但保险深度、密度仅为3.88%和3326元,尚不到全球中等水准,在减震器、稳定器功能发挥中还有许多短板,金融五篇大文章还没有真正做实。保险供给与经济社会的保障需求不适应、不匹配,在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双碳战略、数字化的经济等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尚需提高,三支柱养老保险作用发挥不充分,巨灾保险供给缺口较大,保险赔付占巨灾损失比重偏低,服务“一带一路”和我国海外利益的能力明显不足。发挥好保险功能作用,应当在这些领域找差距、补短板。聚焦主责主业,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优化保险产品服务供给结构,努力发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保险作用。

  二是转方式。这次会议对推动金融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从保险业近年来的发展看,行业在落实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求上还有不少要提升的方面。当前保险业正处于商业模式根本性重塑的关键节点,基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保险业的新要求,人保集团着眼回归保险保障本源,追求长期价值,提出构建“保险+服务+科技”的新型商业模式,以保险保障为基础,以各类服务为延伸,以数字化科学技术手段为支撑。在财产险领域,形成“保险+风险减量管理服务+科技”的商业模式,从以往事后理赔的模式,向更看重全程风险管理、强化事前事中减损的新模式转变,推动保险服务融入经济各个行业、各类主体内在的风险管理流程之中。在人身险领域,形成“保险+养老健康服务+科技”的商业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层次、差异化的养老、医疗、健康服务,建立保险企业与保险客户长期的信赖关系,真正把人身险行业的发展,融入到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健康中国战略之中。

  三是防风险。“八个坚持”中,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对于当前的保险行业和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应当在“强监管、防风险”的政策要求下,加强完善公司治理、完善风控体系、强化诚信经营、规范销售承保理赔、维护良性市场秩序、审慎开展保险投资,切实守住风险底线。从长周期的角度看,保险行业还面临着两个突出风险因素,如果应对不好,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一个是财产险行业面临的自然灾害上行风险,全球变暖趋势下灾害损失明显加剧,导致财产险各类业务赔付率上行,需要保险企业完善灾害风险模型,提升风险定价水平,加快将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推动再保险和保险风险证券化等风险分散机制建设。另一个是利率下行引发的人身险行业利差损风险,随着我们国家利率中枢下移,我国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率加速下行,对人身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带来深刻挑战,需要从产品、渠道等方面加快转型,降低负债成本、强化资负匹配。

  “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保险业提出的明确要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保险业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重要方式是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风险的“任性”社会,怎么样应对这些风险?有时我们大家可以选择风险规避,但更多时候我们应该直面它们,采取防损减损等办法来进行风险控制。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也永远无法把风险斩尽杀绝,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还一定要通过风险转移等手段进行风险融资。保险作为典型的融资类的风险管理制度,如果安排得当(即发挥其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则能让一个充满风险的“任性”社会变成具有较强风险复原力的“韧性”社会。在现实中,与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相比,我国保险业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未来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一方面,从国际比较看,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之间的“保险差距”远大于“经济差距”。当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保险市场,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第一大保险市场,数据表明,中美之间的“保险差距”远大于“经济差距”。2022年,中国GDP相当于美国的71%,但中国保费收入仅相当于美国的24%,保险密度相当于美国的6%,保险深度相当于美国的34%。

  另一方面,从国内要求看,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保险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保险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不平衡不适应的矛盾依然突出,高水平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

  第一,持续深化市场改革,加快建设现代保险市场体系。中国保险业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恢复发展,已形成了一个要素基本完备的保险市场体系,但是与建设“现代保险市场体系”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保险业应当在市场准入、市场退出、市场体系建设、重点领域改革、世界一流保险机构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

  第二,深入挖掘专业优势,扎实服务新阶段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面临许多新的任务,也对保险业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保险业应当深入挖掘风险保障与资金融通等专业优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国家灾害预防与救助体系建设、社会治理创新、支持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主动对接重大战略,助力健全对外开放安全保障体系。保险业应当主动对接“一带一路”相关风险保障需求,建立健全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工作机制,引导行业积极提供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等配套保险产品和服务,支持“一带一路”关键通道、关键城市和重大合作项目建设。应当加强与国际保险监督管理的机构的交流合作,深入参与国际保险监管规则的制定工作,推动全球保险治理体系健康发展。

  第四,有效实施分类监管,兼顾守住风险底线和释放市场活力。保险业应当加强完善公司治理、偿付能力和市场行为“三支柱”监管制度,健全现代保险监督管理体系。应当持续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在审慎监管前提下有序推进保险创新,健全风险全覆盖监管框架,提高保险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应当有效实施分类监管,对不同风险水平的保险机构,配置不同的监管资源、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的同时,充分释放市场主体的内在活力。

  首先,我们国家的经济已进入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需要更加多金融业高质量服务供给。我国金融业结构仍偏单一,金融服务质效有待提升,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产品服务创新、经营水平整体有待提升,金融与实体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

  其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需求迅速增加。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国居民财富快速积累,并且作为人口和经济大国,经济长期向好,我国资产管理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我国居民财富积累机制较为单一,房地产和存款储蓄占比过高,财富分配差距有所扩大。如何满足居民多元化、个性化理财需求,促进财富保值增值,对当前金融机构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

  第三,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复杂。一方面,我国处于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阶段,积极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金融业与国际市场联动性不断深化;另一方面,近年来,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市场波动剧烈,全球金融脆弱性慢慢地加强,发达经济体债务趋势隐含了周期性危机风险,发达经济体政策与金融风险外溢值得警惕。另外,中国金融市场面临全球激烈竞争,在增强金融市场韧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全球吸引力方面,需要付出很大努力。

  一是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只有党统一领导,才能确保金融长期发展趋势,确保金融人民性,克服金融贫富“两级效应”,促进共同富裕;充分的发挥制度优势,更好防范化解风险,深化金融业改革。

  二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需要处理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促进金融资源有效配置。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依据自己禀赋与优势,提升金融机构服务专业性,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明确乡村振兴、小微企业、科创企业、绿色发展、传统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等金融服务重点领域。培育多层次长期资金市场,让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潜在能力充分释放出来。

  三是强化市场统一监管。监管缺位是导致金融自我循环膨胀,最后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的因素之一。金融是特许金融行业,而金融风险暴露的潜在外溢影响很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就需要强化我国金融全面监管,避免监管盲区。

  四是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加高质量金融服务与产品的供给,更好满足国内市场多元化、高品质金融需求;通过与国际一流金融机构竞争与合作,提升我国金融业整体服务的品质稳步提升,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加强国际通行金融规则相衔接,让市场个体更好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要求,并系统性地提出了主要任务,对我国中长期金融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金融强国实现意味着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程度、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境内长期资金市场开放,境内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将在现有水平上跨越式提升,为中国真正成为强国保驾护航。金融强国将是未来一个时期金融业的奋斗目标,我认为要重点把握以下这几个方面:

  实现金融强国奋斗目标,一定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会议指出,“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中国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领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最重要的是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确保中国特色金融之路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会议首次提出,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的作用。根据今年3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为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一是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负责金融稳定和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研究审议金融领域重大政策、重大问题等。二是组建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金融系统党的工作,指导金融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是金融强国建设的组织保证。

  实现金融强国奋斗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会议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其内涵涉及现代金融体系和中国特色两个维度,应该至少包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推进金融高水平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持为实体经济服务、为国家战略服务;以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为金融业改革发展的主题,加强国家金融治理建设,全面推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加快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持续深入地推进国家金融治理现代化。

  实现金融强国奋斗目标,金融必须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会议为今后的全国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走高水平发展之路的必然需求。就“如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这一问题,本次会议重点作出了三个部署。首先,“从始至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明确了今后几年我国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具体政策措施不会大起大落;不会搞大水漫灌,将继续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货币政策将更看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稳定性;通过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精准施策以应对国内外多重冲击与经济波动。其次,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这是金融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基础要求,同时也代表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未来仍将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3年9月末,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贷款余额总计达7.02万亿元。再次,金融要支持国家重大发展的策略的实施,尤其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领域,对科学技术创新及其成果转化、中西部基建、新能源产业链、农业现代化等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金融业自身也要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重点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通过金融高水平发展促进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这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方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和有力支撑。对于金融业而言,使命光荣,任重道远。

  历经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逐步走出了一条融合西方经验、结合本土实际、契合民间传统文化的特色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已拥有全球第一大银行业、第二大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创造了经济迅速增加和基本面长期稳定的发展奇迹。当前,要实现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迈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应注意把握好“四个关系”:

  一是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会议指出,“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国本土金融业的发展源远流长,充分挖掘和运用中国传统金融思想,可以为走好金融发展之路赋予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东方气度。中国传统金融思想既有现代货币金融理论的朴素雏形,如《管子》提出“货币数量论”、贾谊发现“劣币驱逐良币”、沈括提出货币流通速度观点等,也有总结本土货币实践的概念范畴,如北宋的交子等。继承和发展中国优良历史传统金融思想,让历史和现实对接融合,对建立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具有无法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从中可发现金融业发展的本质规律和必然趋势,更好地探寻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正确方向和有效路径。

  二是借鉴与重塑的关系。国际经验和西方学说很重要,需要认真借鉴。但借鉴、参照而非教义,是方法而非真理,更重要的是,当前咱们进行的开创性实践遇到大量崭新课题,是无法从现成模式、既有经验中找到答案的。因此要在兼收并蓄、扬弃继承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实际进行创新转化,以开放路径塑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金融体系、制度。更进一步,中国特色金融之路应秉承“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走出“借鉴—重塑—影响”的新范式,从“西方化”淬炼“中国化”,再以“中国化”影响“全球化”,中国模式能成为范例、成为经验,不但致力于提升中国经济质效,而且在双向开放、文明互鉴基础上,要扩大全球治理贡献,实现发展成果人类共享。

  三是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会议指出“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创新是金融业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所在。在探索前行过程中,中国金融业因势而变、主动求变,不断积蓄吸收转化、集成融合、创造突破的发展势能,从产品、模式、流程、制度的模仿超越到金融科技应用实现全球引领,走出了一条由引进消化再创新到更多原始创新、自主创新的变革之路。创新以守正为基础,发展以稳定为前提,盲目创新会导致金融失序,累积系统性风险。我国在改革进程中采取了“渐进式”的策略,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本源,摒弃了西方将金融创新与金融自由化挂钩的倾向,适时推进金融产业和金融市场的改革创新,同时始终将金融创新和金融业发展纳入审慎监管框架下,不断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构筑起充满了许多活力又稳健安全的金融体系,成功应对多次重大风险考验,实现了促发展与防风险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塑造了中国金融体系的韧性和活力。

  四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会议指出,要“持续推进我国金融事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从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出发,对金融发展之路“是什么、怎么走”作出了一系列科学判断和深刻阐释,特别是习关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的重要论述,以崭新的视角把中国特色金融理论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推动我们国家金融事业实现了历史性重塑和跨越式变革。同时,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开创性、独创性的成功实践经验,也成为金融理论研究的“富矿”,为中国特色的金融理论创新提供了源泉和动力。中国的经济崛起和金融发展并未完全遵循西方主流经济学划定的“样板路线”,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故事,需要用中国视角、中国逻辑和中国框架加以解释,发展出中国特色的金融理论体系,为走好中国特色金融之路提供强大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格外的重视发展普惠金融。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22年,党的二十大将普惠金融发展融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今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系统提出包括普惠金融在内的五篇大文章,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当前,面对国内经济由快速地增长转向高水平发展的新形势以及金融工作的新使命,如何将金融资源更加健康、均衡、精准地配置到民生项目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大众客户,成为金融工作者亟须做好做实的大文章。普惠金融关乎民生、连接民心,承载着人民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要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认识和把握普惠金融工作,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人民至上,逐步提升格局和视野,把全力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作为价值坐标。坚守普惠金融战略定力,聚焦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所需,加力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服务,推动金融向经济社会“神经末梢”扩面下沉,以高水平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大局。

  推动普惠金融实现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能级和更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过硬的专业能力,保障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用好金融科学技术手段,持续完善普惠金融业务远程智能风控体系建设,做好风控模型优化迭代,管好业务入口和信贷流程中的风险识别、管控,推动贷后集约化管理,强化多元化风险处置。继续夯实组织体系基础,加强普惠金融服务中心、特色网点、普惠专员等机构与队伍建设;推进“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落地,增强发展信心与专业能力支撑。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风险教育,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守护金融健康。

  今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水平发展的实施建议》,明确了未来五年推进普惠金融高水平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政策举措。因此,持续推动普惠金融实现更广领域、更高能级和更优质量发展,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金融改革,构建商业可持续的长效机制。普惠金融业务需要政府、监管、金融机构、市场主体多方参与,共施良策,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聚焦个人信用信息、线上业务诉讼难、举证难、处置难等法治建设,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和法规;加强银行网络安全与数据合规制度建设,确保客户信用信息安全。

  二是深耕数字普惠,打造普惠发展新基建。小微金融服务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数字化、线上化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为提升市场主体用信增信能力提供了可能。建议进一步加大新型综合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推进普惠金融信用信息体系、交易支付体系、法律和法规等建设,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新基建”。

  三是树立系统观念,推进普惠与绿色、科创融合发展。普惠金融是支持绿色发展、践行“两山”理念、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工具。建议建立线上绿色普惠金融标准体系,推进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同时,推进完善科创企业评价体系,发挥金融资本与社会资源广泛连接的优势,提升科创领域金融服务方案设计能力,助力核心研发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

  四是注重金融健康,厚植负责任金融理念。金融健康是普惠金融的高级形态,应加强从业机构行为规范和责任能力建设,提高普惠金融市场透明度和消费的人保护水平,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风险教育,逐步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格外的重视发展普惠金融。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22年,党的二十大将普惠金融发展融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今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系统提出包括普惠金融在内的五篇大文章,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当前,面对国内经济由快速地增长转向高水平发展的新形势以及金融工作的新使命,如何将金融资源更加健康、均衡、精准地配置到民生项目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大众客户,成为金融工作者亟须做好做实的大文章。普惠金融关乎民生、连接民心,承载着人民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要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认识和把握普惠金融工作,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人民至上,逐步提升格局和视野,把全力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作为价值坐标。坚守普惠金融战略定力,聚焦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所需,加力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服务,推动金融向经济社会“神经末梢”扩面下沉,以高水平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大局。

  推动普惠金融实现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能级和更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过硬的专业能力,保障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用好金融科学技术手段,持续完善普惠金融业务远程智能风控体系建设,做好风控模型优化迭代,管好业务入口和信贷流程中的风险识别、管控,推动贷后集约化管理,强化多元化风险处置。继续夯实组织体系基础,加强普惠金融服务中心、特色网点、普惠专员等机构与队伍建设;推进“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落地,增强发展信心与专业能力支撑。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风险教育,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守护金融健康。

  今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水平发展的实施建议》,明确了未来五年推进普惠金融高水平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政策举措。因此,持续推动普惠金融实现更广领域、更高能级和更优质量发展,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金融改革,构建商业可持续的长效机制。普惠金融业务需要政府、监管、金融机构、市场主体多方参与,共施良策,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聚焦个人信用信息、线上业务诉讼难、举证难、处置难等法治建设,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和法规;加强银行网络安全与数据合规制度建设,确保客户信用信息安全。

  二是深耕数字普惠,打造普惠发展新基建。小微金融服务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数字化、线上化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为提升市场主体用信增信能力提供了可能。建议进一步加大新型综合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推进普惠金融信用信息体系、交易支付体系、法律和法规等建设,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新基建”。

  三是树立系统观念,推进普惠与绿色、科创融合发展。普惠金融是支持绿色发展、践行“两山”理念、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工具。建议建立线上绿色普惠金融标准体系,推进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同时,推进完善科创企业评价体系,发挥金融资本与社会资源广泛连接的优势,提升科创领域金融服务方案设计能力,助力核心研发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

  四是注重金融健康,厚植负责任金融理念。金融健康是普惠金融的高级形态,应加强从业机构行为规范和责任能力建设,提高普惠金融市场透明度和消费的人保护水平,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风险教育,逐步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近年来,我国数字金融发展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治理创新方面有着显著的特点,处于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金融机构积极发展产业数字金融,打造数字化金融服务平台,推进开放银行建设,加强场景聚合、生态对接。数字支付模式不断成熟,数字人民币试点实现规模与领域双突破,银行数字化转型深耕应用场景与金融科技,证券数字化稳步发展,数字化转型赋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习指出,要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发展金融业需要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但不能照抄照搬他国道路和模式。必须立足国情,从我国实际出发,精准把握我国金融发展特点和规律,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再次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们国家金融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金融要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发展数字金融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高水平发展的必然要求。做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大方向是构建适应数字化的经济发展的数字金融新格局。

  数字金融的创新与发展坚持把数据作为关键要素,支持核心技术攻关作为“发力点”,把服务产业数字化作为推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中轴线”,需要多方合力,凝聚共识。不同的社会主体各司其职,持续推动数字金融和实体经济深层次地融合,持续为高水平发展服务。

  第一,推动数据要素在金融领域综合利用。加强税务信息、社保信息等政府数据、公共数据的共享力度,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查询信息,促进提升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优化征信查询等费用标准,减轻金融机构负担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支持金融机构基于AI大模型、隐私计算、可信数据空间,对信用、营销、风控、拓客、产品、服务等多维度数据来进行融合分析,依托于大数据与模型进行智能决策,促进业务模式创新。

  第二,打造并完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数字金融服务体系以高效、多元、绿色、智能为目标。服务流程方面,能够应用流程自动化、自然语言处理和智能识别等技术进行数字化流程重构,打通部门间流程断点,打造环节无缝衔接、信息实时交互、资源协同高效的业务处理模式。服务渠道方面,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下依托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增强现实(AR)等视觉技术与网点场景深层次地融合,推动实体网点向沉浸式、智慧型发展;线上持续推进金融服务数字渠道迭代升级,实现服务渠道多媒体化、交互化。在小微金融领域,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捕捉小微企业更深层次的金融需求,综合利用各方面数据准确评估企业状况,提供精细化、定制化信贷产品,打造一个高效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

  第三,大力推动产业数字金融支持产业数字化。产业数字金融在解决产业链上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帮助实体经济降本增效、加速各产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发展产业金融数字化的重点是支持产业数字化,着力构建服务数实融合的金融新模式。为实现这一点,一是构建数字金融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生态体系,促进服务模式升级重塑;二是运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积累数据资源,融入产业生态,构建全渠道的协同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三是抓住数字化场景这个数字化转型的“牛鼻子”,搭建产业端和金融端之间“以数为媒”的业务场景,推动产业数字金融场景化。

  第四,加速金融科技核心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未来五年是我国金融科技技术产出的重要时期,金融科技公司应当以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双轮驱动,形成完整产业链闭环。金融科技底层核心技术最重要的包含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互联技术等。美国掌握了大部分前沿技术研发的关键环节并占据了技术研发的制高点,其他几个国家虽然在奋力追赶,但仍与美国等国家存在比较大差距。底层核心技术攻关应当以大型金融机构为主体,联合高校院所、金融科技公司,加大研发力度,找准前沿技术突破点,大力推动底层技术的创新。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如何建设金融强国,促进金融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做出了高瞻远瞩的部署和安排。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高度关注和深入领会。

  一是如何看待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本次会议肯定了2017年以来金融回归本源的成绩,也提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督管理和治理能力薄弱”,要下定决心从根本上解决。未来一段时间,强监管和防风险仍是重点,而“建设金融强国”“金融高水平发展”等新提法,也为金融行业规范有序服务实体经济提出新要求。

  会议提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金融为实体经济高质量服务,离不开货币政策的支持。从本次会议的表述看,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操作将继续着眼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融资成本持续下降”;以更为丰富的调控方式和手段“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适应新时期的新特点,更好服务“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二是如何看待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化解。会议提出“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今年10月21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也提及“有序化解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推动兼并重组,该出清的稳妥出清”。

  中小银行是银行系统的薄弱环节,普遍存在公司治理不规范、内控体系不健全、风控制度执行缺位、股东资质良莠不齐等问题。中小银行风险涉及储户合法权益的保护,事关社会稳定,其风险蔓延可能引发局部性金融风险,冲击我国金融和信用体系。根据2022年四季度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结果,4368家参评机构中高风险金融机构数量降至346家,相比于2019年三季度的649家峰值水平减少近半。在此期间,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及金融机构以“问题股东出清、不良资产剥离、发行专项债、协议存款转股”等方式化解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十四五’期末高风险金融机构数量压降至200家以内”的目标有望较好实现。